新加坡是繼紐約、倫敦、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,我們從谷歌地圖上看,新加坡的來龍源於亞州大陸。古書有云:「眾山聚處是真穴,眾水聚處是明堂。」而新加坡就屬於在山與水交接之地。
我們古人論風水,講左青龍右白虎,前朱雀後玄武,從新加坡的前後左右來看,都具血備了這個特徵。新加坡的明堂是闊大的,代表無量的前途。在海上,印度尼西亞就像案山一樣,有迎聚之勢。
而且水口也守得很好,有多個小島浮於海上,起著把守水口的作用。一個城市財富是大還是小,關鍵就看是不是聚水,香港,上海,都是聚大水的地方。新加坡也不例外。
咱們新加坡雖然地處南洋,但是中華文化的積澱也是相當之深厚,而且現在的新加坡華人當中,聊起風水來,也是有鼻子有眼,頭頭是道。
但是像坡島「大榴槤」、1元硬幣,摩天輪這樣的大眾風水說,已然都是老生常談,而且最多算是一個風水上的器,用來鎮這個防那個,豐富一下新來的新坡民的知識還可以,真正的風水還是要看人與自然環境結合,那新加坡人與自然結合得最好的風水寶地在哪呢?
當然是在烏節路上了。
新加坡整體上有五龍聚頂
可能大家都知道,早年的風水師們根據新加坡的地形地貌,用五行之術,將新加坡劃分出五條龍脈。有些文章將這五條龍脈說成「五龍匯星洲」。
這五條龍在各方面息息相關,甚至可說是同出一脈而不能分割。除此之外,新加坡還有另外兩條重要的陽龍(水龍),那就是新加坡河與加冷河。 此二龍與金龍、土龍及火龍相匯,使新加坡南部成為一個發達的商業金融中心。
新加坡的「中龍」,也稱為土龍或富龍。這條龍脈從兀蘭開始,經馬西嶺、萬禮、武吉班讓、蔡厝港、武吉知馬、武吉知馬馬場、東陵、烏節,至皇家山終止。此山脈上山多地少,但匯聚了許多高級的住宅區,尤其在武吉知馬路的三公里到十公里之間,更是高級住宅區最密集的地區;接著是東陵及烏節路區域,更是不可多得的商業區域。 烏節路正好就是這個中龍的龍首抬頭之處。
烏節路乃福地
有先人在地下庇佑
在十九世紀早期,烏節路到處是果園,烏節路的英文名Orchard,就是果園的意思。
早在1830年代,烏節路便已建成,但周邊仍有許多甘蜜園和胡椒園,後來又多了豆蔻園和果園。
後來,很多華人看中了烏節路一帶背山面水,又有青龍白虎護其左右的好地方,因此,這一帶被早年的華人開發成為先人入土歸天的福地。
華人向來都有入土為安,人死為大的傳統文化,因此在給先人選擇下葬的時候,都是挑選風水好的地方!現代人一說起墓地,大家都認為不吉利,或者認為風水不好,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。
因為按風水學觀點,最旺的地最好用來埋葬祖先,以讓祖先福萌後人,故而以前的公會墳地大都是精選的吉地。而城市經過發展和變遷,很多墓地都搬遷到其它較為偏遠的地區, 但這塊風水寶地仍舊為人們發揮聚氣生財的作用,烏節路現在的繁華正是如此。
據歷史考證,它在19世紀時,烏節路區域至少有四個不同社群的墓地。
其中最出名的,應該是現在我們走到烏節路中段的義安城這一帶。 義安城地段當年就是潮州人的泰山亭墓地。當時的潮州人根據風水,將泰山亭墓地建在山上。 直到1950年代為了建造義安城,墓地被移走。
此外,烏節路上還有至少三座墓地,最早的一座在如今總統府所在地,此墓地專屬於1820年左右來自西蘇門答臘和印度尼西亞的明古連馬來人(Bencoolen Malays)。其餘的兩座,一座是西瓦興都廟(Sri Sivan Temple)舊址後方,如今麥唐納大廈(MacDonald House)對面的猶太人墓地,另一座是位於泰山亭南邊的回教徒墓地。
不光華人選擇這一帶做墓地,馬來人、猶太人、回教徒都選擇這裡,足以證明,烏節路這一帶的風水沒得說。
「七星墜地」乃上佳之選
早前的烏節路環境還比較自然,但是經過這幾十年的開發建設,早已失去原有的風貌。所以當有些風水師說,烏節路上有「七星墜地」的風水格局,現在的人大多看不出來。
所謂「七星墜地」,就是北斗七星下墜凡間,北斗七星又象徵著帝王皇權,還能引申為霸權,這些都是可以給當地帶來福運財運的祥兆。按照風水講究,七星墜地會有明顯的山丘,甚至是起高塔,意為將王氣吸入其中。可能當年烏節路一代山丘較多,風水大師從中看出了七星墜地的門道。
但是現代城市建設中也不乏摻進風水理論,有人就說,在五街路上,ION、詩家董、百利宮等高樓就是按照七星墜地的走勢興建而成,而順應了這個理論,這些商業中心個個都是日進斗金。
而即使是七星墜地,光彩依然不可消散!特別在夜間,更要與星辰交相輝映,那是為什麼走在烏節路上,四周的霓虹燈廣告在晚上的燈光比白天還要刺眼。
五行八卦結勢擋煞氣
烏節路除了地勢上有先天的優勢之外,坐落在這條路上的各大商家也是各自揚長避短,利用五行學說,巧妙的互相借勢,其中也蘊含著相生相剋的五行八卦的原理,從而達到和諧共生的目的。
大家都知道,五行相生相剋,其中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。而五行相剋中: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。